心理學 | 系列文章

當一個人嫉妒別人時,會有多可怕?

文:林岱葳臨床心理師


先講結論:嫉妒心很正常,跟喜怒哀樂一樣是人類自然的情緒表現,讓人變得可怕的關鍵差別在於「因為嫉妒心而做出的反應」

大部分的人心生嫉妒,過一會就沒事了,此時嫉妒是停留「感覺層次」

有些人則因著嫉妒心不自覺說出讓人不舒服的話或做出傷害他人的事,這時嫉妒已經進一步延伸到「行為層次」

首先說明嫉妒心理

我們都知道生而為人難免會有比較心態,而嫉妒則是比較之下的情緒產物

個體的自尊感到被威脅,進而產生憎恨 #resentment 、不足 #inadequacy 、失落 #loss、恐懼 #fear 的感受。是一種綜合性的複雜心理歷程。

然而嫉妒心比起其他情緒又更"歹處理",是因為在社會文化的薰陶之下我們被教導嫉妒是不好的,不該對他人起嫉妒心,因此當個體出現嫉妒時容易又多一層羞恥感 #shame。 


以下三種情況最容易誘發出一個人的嫉妒心:


1. 對方在某個面向比自己優秀or對方擁有某個自己很想要但沒有的東西

2 .覺得對方條件跟自己差不多

3. 覺得自己跟對方的落差是可以通過一些作為來改變的


一個人在嫉妒你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這邊舉個例子

A有朝一日想要成為電視台製作人,認真準備參加內部徵選,終於成功獲得實習生機會...

身為現職同事的B聽到好消息之後說:

「可是這屆報名人數比上次少,競爭沒那麼大吧? 是不是滿好通過的啊...
「那個C聽說直接被選為正職耶,薪水就跟實習生不一樣了,但他年紀跟你一樣大呢...」
「不過還是恭喜你啦,你進步很多耶(但B並非A的前輩)」

對於非當事人或比較粗線條的人來說,B可能只是講話比較不經大腦

但如果你是A,在開心之餘聽到B這一番話會感到好受嗎?


當然我們可以用"可能B就真的只是比較白目吧"來簡單帶過

但這篇文的用意是希望可以協助被嫉妒所困擾的人去學習辨識


從B的言語,我們可以看到三件事情:

-放冷箭,把對方的成功歸因於運氣而非實力
-忽略對方的成就,當作沒看見,拿第三人的優秀來壓制對方
-明褒實貶/話中有話,表面上讚美A的進步,實際上是彰顯自己的優越感

透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B的嫉妒沒有僅停留在「感覺層次」,更已經出現酸言酸語的「行為層次」,這是最low的做法,損人不利己

格局高下立見

當感到嫉妒

是去扯人後腿呢?還是專注提升自我?

心智成熟者,了解嫉妒心是人之常情,把嫉妒化為欣羨

憑藉著這份欣羨激勵自己,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找到可以努力的方向,化為自我提升的行動

心裡原本那股忿忿不平也漸漸因為有生活重心隨之淡化


對心智成熟者來說,有比較才有進步,但在心智發展不成熟的人身上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他們認為看著別人的成功就等同於自己的失敗(雖然這根本兩回事)

因此往往不會調整自己,甚至不覺得自己有問題

他們透過為難別人,讓別人難堪來發洩內在的忿忿不平,透過否定對方來平衡自己被比下去的不安


最後,談了這麼多不是要引起大家的焦慮或撻伐

想告訴你的是,嫉妒心有它的正面功能,就像一面鏡子,照出內心的渴望

勇於看見鏡子裡真實的樣貌,便能看出自己擁有什麼?還缺乏什麼?害怕什麼?

反而有很珍貴的參考價值,面對它,補足它,肯定它


#讓嫉妒心成為你的助手而非豬隊友

2022.03.04

為什麼無法停止想念一個人?

文:林岱葳臨床心理師


都已經分手了,兩人已經分開,彼此也沒聯絡

發現自己還是無法自拔的陷入想念之中,雖知這樣是作繭自縛,但就是無法控制。

尤其是聽梁靜茹的「會呼吸的痛」這首歌更是想掉淚

"想念是會呼吸的痛,它活在我身上所有角落,哼你愛的歌會痛,看你的信會痛,連沉默也痛"
這種莫名的不死心讓自己痛苦萬分,該怎麼停止想念對方呢?


一段感情裡頭,想念是相當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成分。

所謂「小別勝新婚」,關鍵就在於想念起了作用。一對愛侶偶爾適當拉開距離,去各自忙事情;分離期間,雙方回
想相處時候的點點滴滴甜蜜時光,才發現原來對方在自己心裡占了如此重要的位置,對彼此的想念也隨之發酵華,反而有感情增溫的效果


如果是沉溺於沒有結果的想念,便是一種 癡迷

就像沒有終點的長途跋涉,在無盡沙漠中行走,憑藉著單方面的妄想,如同海市蜃樓,最終被這種癡迷感給吞噬。


當對方沒辦法給你相同的回應,再怎麼極力渴望,盼來的卻是相對無言

這種愛不了,也斷不了的關係,最折磨


很可能是焦慮型依附在作祟


焦慮型依附風格(Anxious Attachment style)的人很容易沉溺在這樣的癡迷窘境

是窘境嗎?

有時候本人並不這麼覺得,因為焦慮型依附者,喜歡自己愛別人的樣子


活得很努力,愛得很用力,常常覺得心好累,卻又忍不住奮不顧身

這是焦慮型依附者的日常,聽起來有一點自虐,但唯有透過這樣淋漓盡致的方式才感覺到所謂的愛

他們的愛給得很大方,大方到會想勸他:「還是要保護自己啦,要給自己設個底線啦,不要讓自己受傷了!」

他們在關係裡的需求度也高,希望對方能跟自己一樣炙熱,得到同等熱烈的回應,才算是相愛

哪天伴侶狀態比較差,給的回應比較平淡,敏感的焦慮型依附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察覺到並且內心推演出一系列擔憂小劇場,需要對方的安撫及多次保證,才稍稍平復下來

跟焦慮型依附者交往久了,會有一種:「能做的我都做了,但我不確定有沒有達到你的期待?」的感覺。他們習慣在關係裡滲透到底,但有時候伴侶卻感到窒息。


在糾結中找到存在感

分開之後仍然無法自己地思念對方,用心理學的概念來說,類似侵入性畫面(Intrusive image)、侵入性想法(Intursive thoughts)。這會造成很大的情緒困擾沒錯,個體會糾結,會天人交戰

但也有另一種可能性是,個體需要通過強烈的糾結以及情緒波動,他們的焦慮才有宣洩之處,反而在疼痛中找到自我存在感(有點抖M的意味),然而最終個體本身未必仍夠意識到這點。


給焦慮型依附者的一段話

在冷漠現實的社會,你就像一道陽光,熱情體貼讓人感到溫暖

你在關係裡也總是不吝付出,迎合對方的需求,期待成為一百分的伴侶


然而不是每個對象都能恰如其分的承接你的好,你的炙熱

特別當遇到迴避型依附者,你往往會感到很受傷

因此,小心衡量自己給出的愛,慎選你給出愛的對象

如此一來才不會輕易被踐踏,因為受傷過後的你,像是驚弓之鳥,也會影響日後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實在得不償失,也可惜了這樣真摯深情的你。


:「幹嘛講這麼多?心好累!」寫給習慣過度解釋的你...

文:林岱葳臨床心理師


你們有沒有一種經驗,或是碰過這樣的人

做什麼事情之前都習慣"交代"給別人聽,就算別人沒有問,也會自己murmur正要做的事情,解釋為什麼要做

這樣講有點抽象,讓我們來想像一個畫面:

某A到公司的茶水間倒水,剛好碰到兩三個正在聊天的同事跟某A對到眼

A:"我來倒一下水"

A:"我來洗一下杯子"

(同事繼續聊天)


再試想另一個畫面

某B走進一家服飾店,店員沒有走過來招呼介紹

某B拿好一件衣服準備去試穿,經過店員旁邊的時候

某B向店員說:"那我去試穿一下喔"

有發現嗎?某A和某B都有"不自主向他人解釋"的習慣

這樣的行為樣態稱作:過度解釋(over-explaining)

每次做事情,表達內心想法時,預期別人可能對自己有意見,不確定自己這樣做是否OK,索性自己先說出來


過度解釋很容易給人一種不夠自信、唯唯諾諾的感覺

因為當你在交代給別人聽的時候,你的行為同時也傳遞出:「我需要得到你的允許才可以這麼做」的意思(即便你不是真的要尋求別人的同意)

然而每個人在世界上,在沒有傷害、妨礙他人的前提之下,都有行為自由的權利

除發你今天是嬰兒、孩童,尚不具足夠的判斷能力,行為會受到大人的照顧及監督

否則身而為人,不需要什麼都要交代給別人聽

讓我們再看另一個行為表現,也是過度解釋的跡象:

場景:同事早上請你幫買咖啡,但你覺得時間不夠,所以拒絕

其實簡單一句:「我時間上可能沒辦法」就可以讓同事理解
結果你覺得直接拒絕有點尷尬所以你就把家裡狗生病、棘手客戶、昨天睡不夠...所有的事情都拿出來講

這也是一種過度解釋。


以心理學的角度,這是幼年創傷(Childhood trauma)沒有得到處理的後遺症

幼年創傷無所不在,許多人一輩子並不知道成年後的許多困擾是因為幼年創傷陰影的緣故

詳細可以分析的成因有很多,這裡先舉其中一個原因:


被莫名指責

-記得有一次跟弟弟在玩,明明是弟弟犯錯,爸媽知道後,弟弟沒有怎樣,自己卻被爸媽臭罵

-一天爸爸下班心情不好、臉色很差,爸爸說:「都是因為載你去學校害我今天上班遲到」


兩個場景之下的孩子,有類似的心理歷程

"我不知道我做錯什麼要被這樣責備"

"是我少做了什麼嗎?哪裡做得不夠好?才會被罵..."


人類大腦要到二十五歲才差不多發展完全
情商、同理心、彈性思考更是需要從不斷的社會互動之中持續成熟

因此對一個孩童來說,背負跟自己無關的責備,消化相關負面情緒,無疑是超過他可以處理的範圍。
孩童帶著「不解」與「未消化的負面情緒」長大,沒有人跟他好好說明,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這會使心理產生一種扭曲感(Distortion)

而誰喜歡不舒服的扭曲感呢?於是孩童在成長過程漸漸形成一種安全防衛機制,就是自己來解釋,我為自己發聲,為自己表明,我說出來了,所以不要再錯怪我了!


但事實上這個安全防衛機制背後隱藏的是匱乏感(Deficiency) 及不安全感(Insecurity)
像是一個從沒被填平的凹洞,呈現匱乏的狀態,潛意識深處需要被聽到、被看到、被認可的需求。

所以最後演變成,成年之後在日常生活與他人相處會不由自主向他人報告自己在幹嘛,養成過度解釋的習慣。
特別是再次碰到類似的場景,像是遇到跟「父母親個性形象類似的人」、「與當年雷同的事件」,會觸發內在的不安全感及焦慮,不自覺複製幼年行為型態,啟動安全防衛機制,去對抗內心的焦慮與扭曲感。


持續的過度解釋,心很累,有時候還會被認為能力不夠、不自信,慢慢感覺低人一等,減少自我價值感。


看到這邊的你,真的很棒!如果你有過度解釋的習慣,請別擔心,讓我來告訴你解法~

這並不是無可救藥的問題,鼓勵大家培養一個特質,有助於強化自己,減少不必要的解釋跟罪惡感。英文是:#Assertiveness ,中文沒有一個剛好對應的翻譯,指的是自信果敢堅定,清楚表達自己想要及不想要的,但仍然尊重他人,不因此對他人粗魯無禮


Assertiveness如何落實在生活上?

清楚自己做事的原因,並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信心,不過多設想別人的看法,堅定從容表達自己的想法及立場,不因為外界的質疑而對自己的想法需求感到愧疚
熟練Assertiveness,可以讓我們掌握自己,不再活在陰影,從幼年創傷中療癒釋放。


想知道更多練習方法或跟我分享個人經驗? 歡迎下面留言,如果害羞,就私訊吧:)


#過度解釋 #指責 #匱乏 #焦慮 #自信心 #煤氣燈手法 #煤氣燈效應

#OverExplain #Assertiveness #Fault #Guilt #Gaslight


2022.02.14


如何看出一個人內心孤單空虛?


文:林岱葳臨床心理師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來自已故歌手阿桑的「葉子」這首歌

淡淡地唱出多少人心底的感觸 

躲進人群去狂歡,卻抵擋不了油然而生的空虛感;人潮散去,被寂寞給吞噬


#有一種對身心靈有害的孤單 

現代人都很忙 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

幾乎每個人在生活某一瞬間都難免體驗到孤單

這是正常的 

這樣的孤單可以讓自己好好沉澱 學習自處

想明白自己需要什麼 不需要什麼

成為情緒的主人,駕馭自己的行為

是心靈成長必經的過程


但有另一種孤單是外表看不出來 

實際上缺乏精神上的寄託 像是沒有根的浮萍 隨波逐流


想要有人陪伴而硬是湊合,其實心不在焉

想要討人喜歡而迎合討好,其實言不由衷

想要有所依賴而飛蛾撲火,其實缺乏共鳴

 

種種作為皆源自害怕孤單,而緊緊抓住「浮木」


然而這樣營造出來的美好 終究是表面的

看上去光鮮亮麗 實際上是精神內耗

更可惜的是,因為這樣而迷失自我,做出違背心意的事,傷害自己也傷害了別人

一個人內心孤單空虛的表現:

>科技冷漠:相聚時,就算有家人好友在旁,還是一直想滑手機,很難投入當下的相聚時光

>社交斷連:不知道該如何關心他人:朋友的近況幾乎都是透過Facebook, 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得知,而不是聽朋友親自告知

>心不在焉:很難專心聽別人講話,敷衍了事,只想講自己的,換自己分享的時候卻「狂倒垃圾」給別人,抱怨生活中的不如意

>難以表達內心真實感受:選擇不說,忍到不能再忍的時候突然爆發

>下意識迎合:習慣性討好對方,覺得要表現出某種樣子才會被身邊的人所接受

看到對方因為自己某個行為而開心的時候就覺得特別滿足


真實的情感連結乃是解藥

#幸福未必是一味求取

以心理學角度,幫助他人度過難關的滿足感並不亞於從直接得到好處

人是群居社會性的動物,我們需要他人,也有被需要的時刻

幫助他人的同時,建立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

像我周遭看見許多例子

有人無償教學,讓經濟困難的學子有機會得到良好的知識資源

有人當導護志工,每天神采奕奕守護上下學的學生,數十年如一日

有人擔任醫院志工,白色巨塔的一股暖流

有人展現無私大愛擔任寄養家庭,沒有血緣,也能將愛傳承


你呢? 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孤單寂寞之時,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2022.01.14

缺愛又不敢愛,可能是「愛無能」症狀作祟


文:林岱葳 臨床心理師

愛情關係裡頭有一種「愛無能」現象,背後的邏輯來自心理學的情緒無能(Emotionally Unavailable)概念,
指的是一個人排斥與他人產生深入情感交流,建立進一步的情感關係

這篇文章將告訴你,愛無能的表現、成因以及解套方法。

愛無能的表現?

以下整理幾種愛無能者常見的行為特徵

攻防戰|

愛無能者談戀愛像是諜報片,充滿懷疑與心防,就算遇到心儀的對象也難以放鬆流露真實的情感。內心糾結對方是否值得自己付出,不想自己先動真感情,認為先付出就輸了。但是感情這種事情如果一開始就這樣攻防盤算,缺乏最基本的信任,恐怕很難發展出真誠真摯的關係。

撿石頭心態|

回首過去的戀愛經驗,每次在有交往對象的情況下,老是覺得目前對象不夠好

「應該會遇到更好的?」「下一個是不是會更好?」類似的O.S.時常浮上心頭。如果目前的對象沒辦法做出改變,則容易見異思遷。

受害者情節|

與他人發生矛盾時,第一個直覺反應把自己擺在最無辜的位置,引起對方的罪惡感以及第三方的同情。受害者情節的人很難去體恤別人的難處,意識到別人也會受傷,因為全部的焦點都放在自己身上,當然也很難好好溝通。

未處理的創傷|

在過去幾段刻骨銘心的戀愛當中曾經被劈腿、被冷處理、被惡言相向...諸如此類的情感創傷在心裡留下一道道疤痕。疤痕雖然可以保護自己,告誡自己下次要謹慎以待,但也變相成為一種枷鎖,不敢再愛,習慣把眼前的對象推開,

空洞的自我|

穿梭一段段感情,卻始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於是隨波逐流,缺乏自我省思的能力。這樣隨波逐流的態度反而會讓自己越來越迷失,也讓身邊想要接近自己的人摸不著頭緒。

為什麼會愛無能?

愛無能的形成跟心理學依附關係有很大的關聯。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指出一個人成年後的情感親密關係與人際關係,很大部分源自於成長期間與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父母)的互動經驗。例如,父母忙於應付生活,無暇留意孩子內在情緒感受,父母就算有空了,也只想好好休息更,沒有餘力聽孩子講心事。
這種成長過程被忽略的孩子在成年之後在親密關係裡往往與伴侶發展成不安全的依附模式,一種是迴避型依附因為過去沒有情感需求被滿足的經驗,所以用疏離的姿態與對方相處。一種是焦慮型依附一面想要依賴,索求對方的愛,一面又忽冷忽熱地把對方推開,也就形成愛無能的表現。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愛無能」的症狀...

你可以...

1. 試著讓他人走進你的生活圈

如果你單身並且發現自己有愛無能的徵兆,第一件事就是敞開心房吧! 
可以主動參與可以認識新朋友的場合,從興趣著手,像是運動健身、演唱會...事後與幾位聊得來的朋友留下聯絡方式。記得,當別人釋出善意的時候,也給對方一個正面回饋,先別太多預設立場,誰知道會不會開啟彼此的緣分呢?

2. 多談談自己

有時候並不是別人不想認識你,而是你太習慣把自己「藏起來」。
在社交互動的過程不妨主動分享生活經驗也好,個人想法也好,就算是負面感受也可以試著說出來讓大家替你分擔。不要擔心別人的反應如何,如果別人因為這樣就不開心,那代表對方也不值得相處,畢竟真誠接納是良好關係的基礎。


如果你發現伴侶是個愛無能者...

別忘了...

1. 正視自己的感受

與愛無能者交往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忽冷忽熱。前兩天還甜蜜的約會,過兩天卻人間蒸發,一整天不回訊息,事後若無其事的出現。
身為伴侶的你,當然會想知道前兩天為什麼突然冷淡。這個時候請別忽略自己的感受,向對方提出來,讓對方知道你很在乎,也請他做出說明。如果不這麼做,對方或許就此認為你能夠接受這種相處方式,日後很可能再次出現同樣的行為。

2. 主動開啟健康的溝通方式

邀請對方溝通的時候保持不指責、不批評、不威脅的態度,這是健康溝通的基本要素。
有時候雙方溝通破局是因為兩方都站在主觀立場,試圖去扭轉對方的想法,甚至用威脅的方式讓對方妥協
我們可以堅定的表達自己,但不代表要批評對方,雙方要能互相理解,才可能進一步討論舒服的相處之道。

3. 這是你想要的關係嗎?

如果對方的愛無能表現讓你總是患得患失,你開始對兩人的相處感到疲憊...
你們總是在吵一樣的事情,吵過之後沒有得出解決辦法,沒能形成共識,不久後又重蹈覆轍....你們之間的矛盾就像不定時炸彈,隨時會爆炸。那你該思考這段關係存在的必要性,畢竟人與人之間的緣分是難以勉強的;就像拼圖,最終還是得找到正確的那片才是最好的狀態。


心理師的中年危機指南:

年華似水流,必須修煉的三個課題!

編按: 
你是以德服人的姊,還是三姑六婆的一員?
你是成熟型男還是古怪大叔? 就看這了!

文:林岱葳 臨床心理師

關於中年危機,無論男女都有各自的危機與挑戰

許多人大半輩子為了工作、為了家人,忙得不可開交,很少有機會留意自己的感覺,更別說是覺察心理狀態。到了中年,很多事情卻不是像以前處理工作那樣咬牙撐過去就好。來自不同面向的考驗排山倒海而來,年老色衰、體力下滑、親友生病離世、空巢期、夫妻感情不睦...但迎刃而解,需要的是足夠的心理素質去接納調適。

我在執業過程,碰過許多形形色色的人,我發現一個人是否發展出足夠的成熟度,健全的人格,跟以下這三個面向脫不了關係

一、我是誰、我是誰、我是誰?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我如何與自己相處?

所謂"獨處的能力"並不是這個周末剛好沒事就在家躺著滑手機一整天就叫做有能力獨處,而是"如何有意識的安排一個人的時光"。

獨處最有價值的地方是,當你獨處的時候,等同於對自己展開一連串的探索。什麼事情讓你最受不了?什麼事情會觸動你的心?什麼東西會讓你眉開眼笑?什麼東西會讓你緊張不安?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形塑自我的過程,在無形中你漸漸懂得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去貼近內心真正的需求,不再受社會條條框框給綑綁,在人生海海裡載浮載沉。 

內心迷惘不安的人,往往很難靜下心來獨處,一有空就是往外跑,行程滿檔,穿梭在一場又一場的社交活動,透過社交來逃避獨處。月薪嬌妻說:「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但為什麼要逃避呢?就是因為獨處的時候必須得面對自己,面對躁動的心,瞬間覺得人生好難啊!

這樣的逃避方式來到晚年,我想很可能就變成我常碰到的一種老年個案:退休後突然有大把時間,卻突然不知道怎麼過生活,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向我傾訴說日子很苦悶。當我問他們 :「以前有沒有什麼興趣愛好?可以把以前喜歡的事情找回來呀」,長輩尷尬的笑說:「一直都沒什麼特別的興趣,一輩子好像就這樣傻傻地過,不知道什麼事情可以讓自己開心」。聽完他們這們說,我都覺得好可惜。

一個從沒搞清楚自己的人,老了之後,當然容易陷入困難的狀態。
一個理想的老後,是活得通透,清楚自己喜歡的與不喜歡的,
清明地覺察感受,擁抱真實的情緒,不為難自己。

認識自我永遠不嫌早,與其猶豫不決,不如實際嘗試便能了解自己真正的喜好,傾聽內心的聲音,在關鍵時刻才做出漂亮且自信的決定。


我能夠給予什麼?

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說的社會意識(social consciousness):人類與生俱來具備一種努力創造價值,想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動力。一般普世價值告訴我們,要創造財富、財務自由、組建家庭、經營家庭...這沒有什麼不對,但是阿德勒所強調的不是這些事情有多"高大上",重點是做當你這些事情時你感到很滿足、有價值,同時也為周遭帶來改變,哪怕只是一點點。

曾碰過一名男性個案(代稱為A),A從以前的興趣就是看棒球。原本都一個人看球的他,因緣際會在看球時認識了幾個同好,A與幾名好友決定在網路上開一個同好後援會的社團,隨著人數增加,現在身為版主的A,不僅幫大家整理賽季的詳細資訊,賽季開跑時更主動發起包車、揪團買周邊商品的任務,邀請大家一同到球場共襄盛舉。

A做這些事情雖然會累,但是忙得很快樂,看到大家開心,自己也感到很滿足。A也因為這樣的轉變,自信心提升了不少,以前老是消遣自己是無所事事的魯蛇一條,現在找到重心就不再這麼認為了。

二、自我慈悲、寬恕他人

沒辦法放過自己,也很難善待他人

你是否曾碰過一種人,說話老是喜歡帶刺、挑剔,跟這樣的人聊沒幾句話就會覺得心很累,甚至還會有種"中箭"的感覺;通常這樣的人也會有情緒捉摸不定、對人忽冷忽熱、掌控慾、不容質疑等等特性。然而其實這些表現只是他們內在自卑與匱乏感的一種武裝,他們往往跟自己過不去,很難懂得寬恕他人,到了中年以後整個人變得「歹鬥陣」、「見笑轉生氣」,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行。

懂得疼惜自己,看世界的眼光也柔軟起來

我很喜歡心理學家Dr. Kristin Neff提出的自我慈悲(Self compassion)

這個概念提醒我們 

  1. 正念(Mindfulness):覺察自己當下任何感受,當我們專注現在,就不會沉溺過去,也不會擔憂未來。

  2. 自我慈悲 寬以待己(Self-compassion):遇到不順心的事,試著從習慣性自責中跳脫,安慰自己,停止自我責備。

  3. 連結(connections):了解世上每個人都會犯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別對自己太苛刻。


懂得給自己寬慰,就不會糾結在微不足道的小事搞得自己不開心,情緒狀態不會隨著這些狗屁倒灶影響。心性穩定,自然不會去為難妒忌他人,更不會情緒勒索。


三、與重要他人之間的關係:父母、配偶、子女

完美面具下的陰暗面

有一種人,在外客客氣氣,處事貼心周到,回過頭卻對家人相當苛刻,每每事情不如己意,千錯萬錯都是家人的錯。

一名40歲中年男子,身為公司的中生代,晉升之路早已勝券在握。人緣好的他在臉書一發文總是受到各方好友按讚留言吹捧,乍看之下好兒子/好先生/好爸爸之傑出代表,殊不知回到家不管面對太太還是媽媽,馬上像換了個人似的,只要家人稍微講了不中聽的話就臭臉冷戰,面對問題,男子多半逃避溝通或是冷言冷語,令身邊的人很頭痛。這名中年男子,完美無瑕的外在形象,對待家人卻相當惡劣;再過二十年從職場退休之後,對他跟家人來說恐怕都是個考驗。

一個人如果與父母、伴侶、孩子等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維持健康和睦的關係,說明這個人擁有情商、溝通的智慧、自我反思、同理心等象徵性格成熟的代表能力。(當然如果受到對方言語暴力、忽略、情緒勒索等問題 讓關係惡化則是另當別論)

良好的關係需要經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人與人之間再怎麼緊密,就算是一家人也都是不同的個體,也會有互相看不慣的時候,這時候需要高度的情商,暫時拋開主觀意識,傾聽對方,用同理心換位思考,一來一往之中慢慢培養默契以及良好健康的關係。


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劇本,沒有絕對的標準來衡量何種生活才是值得。

不同階段的轉角處遇上風浪,有人突破重圍、蛻變進化,有人自我沉淪、載浮載沉。

你願意當自己人生的掌舵手嗎?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正處於什麼階段呢?

當我們願意善待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喘口氣關照自己,終將能尋回屬於自己的圓滿,在人生道路走得更加自在透徹。

希望透過我的分享能給正在看文章的你一些啟發與動力!

#中年危機 #自我成長 #安全感 #心理學 #關係 #人生 #林岱葳心理師 #心理學無所不在

隋棠、理科太太都在討論的高敏感族群!心理師一次解析給你聽

文:林岱葳 臨床心理師

女星隋棠近日在網路上分享一段老公Tony抱著兒子Max的影片,影片中看著老公耐心地陪伴安撫兒子,畫面十分溫馨,也暖了20萬網友的心。隋棠在文中提到,Max是個高敏感的孩子,他心思細膩,總是能夠留意生活中的細微小事,不過在養育Max的過程,也曾經因為不理解而犯下無心錯誤感到心力交瘁...

除了隋棠,前陣子知名Youtuber理科太太也曾邀請歌手瑪莎、Hugh來到節目談論高敏感特質,兩位來賓不吝分享許多自己內在的精神世界,引發網友共鳴,部分網友開始討論起高敏感特質,也想一探究竟自己是不是「高敏感人」?

所謂高敏感人(Highly Sensitive Person)

高敏感(Highly Sensitive Person)是由一對臨床心理學家夫妻Elaine Aron & Arthur Aron所提出的概念,正式的學術名稱是感官處理敏感性(Sensory-Processing Sensitivity, SPS)。可以說是一種先天氣質(Temperament),也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特質(Trait),指的是一個人的中樞神經敏感度對身體、情緒或社交刺激比一般人來得高。這不是一個正式的診斷,所以我們不會看到有專科醫師用高敏感作為診斷。事實上,大約15-20%的人口都有高敏感的特質,不在少數。

如果你是高敏感人..

1. 你會發現自己比別人更容易注意到環境中的刺激 (例: 附近明亮的招牌燈光、路邊的強烈氣味、遠方傳來的音樂、隔壁房間高跟鞋叩叩走路聲),而太過強烈的環境刺激往往會讓你感到難以負荷,想要逃離(例: 參加盛大隆重的尾牙餐會,大家集聚一堂把酒言歡,跟陌生人到處敬酒)。

2. 你會發現自己忙了一天之後,非常需要一個人的空間休息安靜,那樣可以幫助你放鬆紓壓。

3. 因為感受力比別人強,思考比別人深,當你來到一個新環境,往往需要比一般人更多的時間來適應環境。你通常不會是那個跳出來炒熱氣氛的人,而是選擇先在一旁觀察,慢慢融入大家。

身為高敏感人,好還不好?

當運用在人際關係,因為你的心思細膩、高度同理心、溫和柔軟,特別能關照他人的感受,通常能夠建立緊密的人際關係,是個很好的朋友。但如果在關係裡遭遇背叛、傷害、攻擊時則容易留下心理創傷,也較難從創傷中復原。

當運用在個人生活,因為思考深度深,對環境的感受力強,比他人更能夠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精緻的美食、醇厚的好酒、酷涼清新的微風、悠揚的樂曲都可以點亮你的一天,一般人不一定能有像你一樣深刻的經驗。

給高敏感人的貼心備忘錄...

1. 在擁抱世界的同時,別忘了留給自己溫柔

常常為人著想的你,面對超過負荷的要求時,學會說不;面對不舒服的人事物時,學會遠離;面對自我懷疑時,適時放過自己。

2. 舒適圈不是貪圖安逸,而是你的充電區

如果獨處讓你平靜,就一個人待著吧! 如果安靜讓你沉澱心情,就沉默不語吧!

如果我的孩子高敏感...?

1. 耐心包容:

高敏感孩子有時候的表現令大人感到驚訝,例如重複詢問過於探討細節的問題,像筆者曾遇過一名高敏感的孩子老愛問我:為什麼籃球上面要有黑色凹進去的線?為什麼噴射機要叫做噴射機?諸如此類平常壓根不會去想到的問題(笑),這個時候就很考驗大人的EQ,接受孩子的特性,溫和而堅定的引導。

2. 冷靜時間:

當高敏感孩子在外面玩了一天,碰到很多人,嘗試很多新事物...嘈雜的人群跟聲光刺激很可能讓他們回到家仍然處於高度興奮狀態,還碰碰跳跳的跟你說著一整天的事情...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提供孩子【冷靜時間】,陪他們安靜坐在床上,抱抱他們,播放柔和音樂,聽有聲故事書,一起畫彩繪圖本...都是不錯的方法。

3. 教導辨識情緒、表達感受:

高敏感孩子比同齡小孩的感知來得敏銳,但礙於小孩子不論在表達能力還是判斷能力都尚未發展成熟。身為父母在這個時候就扮演格外重要的協助角色,在許多時候,需要仔細觀察孩子的狀態,進一步引導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 : 覺得開心? 難過? 失望? 緊張? 生氣? 給孩子學習表達情緒的語言跟機會,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了解自己的感受。

給高敏感人的家人/朋友的溫馨提醒...

高敏感不是疾病,也非負面特質。跟高敏感人相處時,避免使用「腦補太多」、「玻璃心」「開不起玩笑」等等的負面標籤來溝通,反而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會跟傷害。

如果不確定哪裡出了錯,可以主動邀請他們表達想法,相處上多一點同理,站在對方的立場及感受,了解原來他們內心真正的感受這樣!原來他們是這樣在解讀事情!

我認為,「曖曖內含光」挺適合拿來形容高敏感人,他們像未經發掘的寶藏,如此地深刻而真切。與他們相處可以自在的聊感受(笑),聊那些難以具體說明的經驗,他們能夠恰如其分地承接你想表達的.... 是多麼可貴的存在!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自己是不是高敏感人,可以參考書籍:【高敏感是種天賦】,或到這裡填答問卷。認識自己,是療癒自我的第一步。

問卷資料來源:Dr. Elaine Aron

中文版翻譯:安靜的力量

#高敏感 #高敏感族群 #隋棠 #理科太太 #自我探索 #教養  #林岱葳心理師 #心理學無所不在



心理師觀點 :回顧韓劇 [夫婦的世界],談談劈腿與無縫接軌

文:林岱葳 臨床心理師 

渣男渣女、劈腿、無縫接軌...這些關鍵字是現代男女相當關切的感情議題。或許你曾遇過這樣的經驗,或許你戰戰兢兢,深怕下一個是自己。 這裡並非站在道德制高點開檢討大會,要大家獵巫、抨擊,這裡想邀請大家去思考的是,為什麼許多人理智上都知道劈腿或無縫接軌會引來負面觀感,卻還是會無法自拔地陷下去? 以前陣子相當火紅的韓劇:夫婦的世界為例,本劇講述一對表面看似相愛的夫妻:泰奧(丈夫)與善雨(元配),婚姻遭逢背叛後,陷入一連串風波的故事。

當一段關係建立在快感...

劈腿、婚外情之所以一發不可收拾,往往是因為這樣的感情含有【可能被他人發現的緊張刺激感】、【從原有關係逃脫的解放感】,有些人的劈腿帶有報復心態的話則會伴隨【打敗對方的勝利感】

以劇中丈夫(泰奧)的心理狀態而言,出軌的起始點可能是人性最寫實醜陋一面: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喜新厭舊、壓力倦怠。這時候偷來暗去一下,嘗試偷情的緊張刺激感,反倒變成改善疲乏,調劑身心的好方法。接著,外遇的事實被善雨(元配)發現後,善雨做出各種失心瘋行為,此時的泰奧只要想到善雨就壓力山大,能避就避,一心只想從善雨身邊逃脫,轉身奔向多景。這種趨樂避苦、逃脫後的快感,也加速促成泰奧與多景的緊密。後續泰奧的電影工作在多景家的雄厚財力支持下取得成功,泰奧不忘回過頭挑釁善雨,則是屬於【打敗對方的勝利感】。

 另一方面以多景的心理狀態而言,我們同樣也可以看到【打敗對方的勝利感】,具體而言就是女人之間莫名的競爭與不甘心,無論付出多少代價,都要擁有"那個男人"。所以在戲中,我們可以看到多景不惜與父親翻臉,放棄原本的夢想,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是最後贏家。即便這所謂的贏,表面上看來一回事,實際上的犧牲付出與收穫是否還算是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用神經科學角度解讀...

以神經科學的角度,人類大腦有個名叫「酬賞機制(reward system)」的神經迴路,當個體做出某個滿足自己行為之後,腦內釋出一種名叫多巴胺(dopamine)的神經傳導物質會讓個體感覺超讚,這條神經迴路得到強化後,日後個體會傾向重複執行類似的行為,以便再次感到愉快。

上面透過夫婦的世界所說明的【刺激感】、【逃脫感】、【勝利感】,正是滿足了大腦酬賞機制,這也就是為什麼明知劈腿不可為,小三不可為,仍執意為之。 說得白話點:因為過癮。

本篇文章的目的並非掀起撻伐,而是想要傳遞人類談感情很大一部分雖是憑藉本能與衝動來執行,事實上許多行為背後可以用心理學及腦神經機制的依據來做解釋。至於感情價值觀的判斷,在不傷害其他人的前提下,取決於每個人對自己生活風格的界定,最終還是要為自己的所言所行負責。

#劈腿 #無縫接軌 #心理學 #人類行為 #行為解析 #林岱葳心理師 #心理學無所不在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10461
版權所有 2021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